拉萨的天空说课稿

时间:2024-06-26 03:48:10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拉萨的天空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

大家好!我来自介休市光明小学。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的教学.

教学分析 :

《拉萨的天空》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写景美文。本文语言优美,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现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语感的好教材。

三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比较薄弱,而且他们对于拉萨是陌生的,学生的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音乐、图片及相关材料的帮助下,帮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课文,走进拉萨,充分感受拉萨天空之蓝、之美,产生对拉萨这种圣洁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走进课文,走进拉萨,充分感受拉萨天空之蓝、之美,产生对拉萨这种圣洁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教学过程及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教学过程分为课文赏读 阅读探究 升华感情 拓展迁移四个环节。

一、?如何让学生建立起对拉萨的感性认识,理解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这是本文的第一个整合点 。我见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赏图精读悟景悟情 配乐朗读品味语言的方法来解决 。

1、视频导入 激发兴趣

通过视频,带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拉萨。在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音乐渲染之下,在优美的拉萨自然风光中,通过教师深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到美丽的拉萨,感受到那儿天空的湛蓝、透亮。经由这样的情感铺设,拉萨被抹上了一层美丽而又神秘的色彩,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探究。

2、赏图精读 悟景悟情

请同学们图文结合体会那些语句体现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学生将在网络上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文章、欣赏图片、朗读交流。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当学生欣赏了这张图片时,肯定会发出惊叹,的确是“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也一定会理解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才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这样凭借以上网络所呈现的图文,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个性化的阅读探究中去。此时此刻,孩子们仿佛真正地来到了拉萨,再一次地被拉萨的圣洁之美所震撼!在获得情感积淀的同时,他们也积累了语言。

3、配乐朗读品味语言

二、如何给学生创设更多的交流机会。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整合点。我通过签写留言 互动交流的方法来解决。

学到这里,孩子们就肯定想说说此时的感受,在这一环节我借助互动交流平台,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想,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本文的第三个整合点。我通过点击链接 完成作业的方法来解决 。

当孩子们学到这时,肯定会觉得不过隐,想急切地了解拉萨的其他相关内容,于是我在网上又增加了有关拉萨的相关链接。这里有拉萨新貌、风景风俗的介绍,信息量极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课后可以小组合作对网上材料进行搜集、处理,完成一张小报制作或为旅游公司设置一份拉萨五日游的活动安排。相信他们会在网络的交流平台上相互启迪,碰撞思维,无限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2

说课是反思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元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此次说课可归为课前说课,是对教学设计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说的课题是“拉萨的天空”,本课是苏教版国标本(送审稿)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以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蓝的特点。总课时安排为2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是一节精读感悟课。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需要

(1)学生起点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就语文学习已有了这样的知识能力的储备:在工具书的帮助下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学会了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但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和风格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未知和神秘吸引人们去探索事物,而“拉萨”对于学生异是好奇向往的对象,由此学习关注程度值得期待。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图书阅读搜集有关的拉萨资料,在第一课时交流相关信息,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知道了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等等。这一切说明他们已经对拉萨有了初步整体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心理接受度。

(2)学习目标分析

a、知识和能力目标:在音乐、图片及相关说明的帮助下,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b、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2、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写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作为写景美文,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读中赏析,才能感悟情境。所以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

3、教学环境

从教室的选择到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状态,都 ……此处隐藏4060个字……“理解“湛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是怎样的?”)

对于词语教学,本册教材第二课介绍了“无字词典”。在本课的生词教学中,也可以利用了“无字词典”的理念。课文中一些词语,如“湛蓝”“纯净”“明洁”“蓝晶晶”就可以利用了课件中的图片去理解。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这句是一句夸张句,可联系诗句“手可摘星辰”来理解。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

(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重点理解“纯净”、“明洁”的意思)

假如你现在正站在拉萨的大街上,面对拉萨这湛蓝、明洁、纯净、蓝晶晶的天空,你想说什么?作者也有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4)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拉萨对学生是抽象的概念,而描绘拉萨天空的词语又是隽永深刻的。如何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理解课文语言中的意蕴和情感是本课的难点。在这个阶段,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欣赏一组图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通过朗读和交流,能使在读中解疑,又在读中获得言语美感。这种美感包含在言语所指的内容上,即拉萨的天空本身就是美的;其次还表现为课文遣词造句上质朴的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在节奏上还有整齐对仗的美,“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明洁”。在手法上又用“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这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勾勒出简洁的美。

学生在反复吟读,解疑中,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期待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悦纳这种语言,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拉萨的天空》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课的一篇写景的散文,本文文笔优美,用清新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了解拉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音乐、图片的帮助下,初读课文,感知美,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学生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4、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描写拉萨天空的句子。

2、把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情感表达出来。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我的认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初读课文,感知美

(二)、品读课文,体会美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环节一)初读课文,感知美

拉萨那美丽的天空,蓝得这样纯净、透亮,蓝得那样让人神往。可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江南地区的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1、上课伊始先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西藏一块在一闪一闪。老师过渡:在我国的最西部,海拔最高,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就是人们心中的圣地——拉萨(板书:拉萨)拉萨之所以能成为老师乃至全世界亿万人心中的圣地,一半的功劳在拉萨的天空。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拉萨,一起去感受拉萨的天空。(把课题板书完整)齐读课题。2、让学生欣赏一组拉萨的天空图片。欣赏完了用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句话来描述它给你的第一感受。3、交流后,老师说:“大家想跟拉萨的天空靠得更近吗?那么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去神游拉萨,去领略它与众不同的天空吧。4、老师播放优美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顿觉“拉萨的天空真蓝、真美”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

未知和神秘吸引人们去探索事物, “拉萨”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好奇向往的对象,可如果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分析课文怎样写出了拉萨天空的蓝和美的层面上,那学生最丰富的审美体验就很难在这堂语文课里立足。“拉萨天空的美”也就变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因此,在课前布置学生浏览、搜集有关西藏的资料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相关信息,他们会了解到拉萨位于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拉萨因日照时间长而成为日光城;他们会知道拉萨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始建,是举行佛事庆典的场所,是拉萨、乃至整个西藏的象征。这说明学生已经对拉萨已有了初步的整体认识,有了一定的储备。

(环节二)品读课文,体会美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放弃了逐句教学,每点必扣的方式,用一个问题引导全篇精读:“你觉得拉萨的天空美吗,美在哪里?”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后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

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欣赏一组图片,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描绘的意境;比如在体会这句话“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这句话时,先问学生“纯净、明洁”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出拉萨天空的纯净、明洁,接着欣赏图片:白云和草地映衬对照下的天空,此时的天空显得更加“纯净”与“明洁”,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无限的美。追问:此时你想说些什么?最后让学生再有感情朗读这句。

学生在反复吟读中,抓住关键词“湛蓝、纯净、明洁、蓝晶晶”等词品读课文,借助形象发挥想象,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学生口念心诵,感受清新优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图景,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期待学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课文的语言,也内化这种语言,使课文语言蕴涵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相通、共鸣。

(环节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这样过渡:多么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

朗读全文,整体回味拉萨的美景。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是:

拉萨的天空

湛蓝透亮

纯净明洁

蓝晶晶

六、作业设计

我布置了这样几样作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拉萨的天空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