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6篇

时间:2024-11-14 22:36:17
【精品】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6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类实习报告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类实习报告 篇1

一、调查概况

我于2x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着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

教育类实习报告 篇2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活动,希望通过见习能让我们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中学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个人教学技能的形成。这次见习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和见习总结。在这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个人有了很多收获。同时,我以我所见习的中学——海中为主要调查对象,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语文这门课而言的。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果,谈谈对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师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是海南最好的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题、介绍时代背景、泛读课文、讲解生字生词、分段、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种千##第1篇律的教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整个过程单一、枯燥,加上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语文课堂显得更加沉闷、无趣。老师在讲台上根据固有的模式大谈特谈,学生在讲台下作自己的事,少数认真听课的同学看起来也是抱着某种利益的心态——高分。整个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而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客体。这样不仅束缚着青少年活跃的思想,使学生不动脑筋想问题,同时也浪费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现代化的教育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有权利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只是外固,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学生作为内因主动的学习不存在了,教师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将失去意义。

第二,老师在课堂提问方面。

我发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会连续提问,但这些问题大多是很简单的是非问,或者选择问、填空问、甚至是自问自答,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踊跃回答,或者说都能回答得上,但学生的回答显然都是很仓促,且习惯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及问题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其实整个教学质量并不高。

第三,教师的课堂点评。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候有的同学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有的同学偶尔会有一些充满灵气的回答,袒露出他们不一般的思维痕迹,但通常情况下,老师都不够敏感,对学生的回答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师点评语言单一、苍白,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合适、恰当的评价,让人感到老师的语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滥用表扬,不管问题价值大小,学生回答的价值量有多大,老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太棒了”等等。这种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使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其实是对教学、也是对学生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四,教师的讲课内容。

听了一周的语文课,发现老师讲课期间常插入诸如此类的话:这个字、词很重要,考试的时候常会考到;这个句子注意它的翻译,考试会可能有所涉及;这种阅读理解题需要同学们好好看看,高考经常会出现类似的题型。

整堂语文课都在语文老师的善意提醒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学生们每次一听到此类的话,都会条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为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吗?不是的,很显然,是为了考试。考试独立于教育、教学之外,考试内容取代了教学目标,分数成为最终的教学目的。记得课间,我试着跟语文老师交流教学方法,我说:“老师,您看,我们这堂课可不可以再这样拓展延伸一下,或许课堂的趣味性会有所增加。”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没有必要,考试不考!”我愣了,考试不考,就不讲吗?语文教学难道也纯粹是为了考试吗?

我好疑惑,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设定的总目标是“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考虑: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人文素养、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些理论上的目标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老师讲课以课本为主,课本上有的,就进行模式化讲解,课本上没有的,老师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会提及。不要说知识技能没有得到提升,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甚至应用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然后,在做班主任代理过程中 ……此处隐藏7918个字……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出具了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实习类型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毕业实习学生107人(31个实习点),毕业设计24人(1个实习点).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特点选拔毕业设计学生,其他学生参加毕业设计.

6.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1)收到32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131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

(2)收到学生实习报告112份.其中毕业实习学生每人一份,共107份;毕业设计每组1份,共5份.实习报告全部合格.

(3)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习总结报告,共17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习大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习总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2.承认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工作量.目前教师指导社会调查实习、毕业实习都没有计入教学工作量,所以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也出现了上面三番五次强调但总是难以见效的实际情况.包括毕业论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收到效果.总结经验可知,无论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还是策划活动,每个好成绩的取得,都投入了指导教师大量的工作甚至个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同时,应该肯定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激励教师投入,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践目的.而承认教师工作量最有效和透明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指导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

3.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实习中了解到,目前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可是,我们的学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客观表现为企业一般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其实企业的真正需要的是人才,这里折射出来的是:应届毕业生不算是人才.我们不能改变招聘条件,只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人才,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研究营销人才的内涵,然后以此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生知识和素质要求等.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重视就业率,就业率是学院生存的重要基础.

4.毕业实习规范化.以规范实习材料为重点,在实习大纲中明确要求,实习总结中落实到位.以严格实习成绩为切入点,强化实习效果.以计入教学工作量为动力,激励教师投入实习工作.

《【精品】教育类实习报告范文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